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作者:可可亞]

測試機器:iPad mini

測試軟體:Paper (一款配合 Pencil 的 iOS app)

筆者背景:平常習慣使用桌電和WACOM繪圖板配合 Photoshop 繪圖,對使用觸控筆的經驗較少。
 
每次通勤時間都會這麼想,但每次都發呆發呆時間就過了。剛好路上拿到 Pencil 53智能觸控筆,就來試用看看吧!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原本以為橫切面是矩型的筆應該很難拿,結果握起來出乎意料的順手,木質的手感相當溫潤,這樣繪師們應該不用擔心手感會離家出走了。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把筆頭拆下來就可以直接用 usb 充電,相當方便。缺點是無法直接從筆上判斷殘餘電量,如果帶出門卻發現它沒電了,會相當囧。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筆本身感覺相當不錯,不知和軟體配起來如何?

先來做一下簡單的測試,長壓 paper 左下角的連結鈕,很容易就能把 pencil 連結到 ipad mini 上,開啟上鎖的筆刷後,先來試一下筆刷: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沒有感壓功能相當可惜。鋼筆的粗細看起來是軟體本身做出來的,使用者無法控制。沒有感壓的話,就需要能調整筆刷大小的功能了,雖然無法直接作調整,但還是可以配合放大功能讓畫出來的線條變細一點,但只有鋼筆和水彩筆能麼做。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色彩處理上,paper 提供了簡易的調色盤和色票 (可自訂色票),但沒有對我而言很重要的吸取顏色功能。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筆的另一頭是橡皮擦,這跟 Wacom 繪圖板的功能是一樣的,配合 paper 的手勢放大功能,可以做比較精細的修改。致於防手掌誤觸功能,如果是大片皮膚碰到畫面的確相當有用,但如果只有一小塊手掌碰到,就會被軟體誤以為是手指,把畫面糊掉…,若不想使用手指混合功能,也可以直接到設定把它關掉,以絕後患。

順帶一提:有時用 pencil  (筆刷或橡皮擦) 的時候也會被誤判成手指混合,這點讓我相當傷腦筋,因為 paper 並沒有回復功能,畫複雜的畫面如果被誤判真的會像下面這樣…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畫好的東西可以直接寄到信箱中或直接貼到社群網站去,與朋友分享,相當方便。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那麼,就來實際畫張圖試試。因為沒有圖層功能,就不能畫草稿 (如果之後要用橡皮擦在沒感壓的情況下硬擦,我應該會瘋掉),所以只能直接上了。

先來畫棵簡單的樹…因為不習慣使用觸控筆,一直對不準,所以現階段只能完成粗糙的線稿。繪製過程中有時會被誤判是手指混合,在沒有回復鍵的情況下,只能硬用橡皮擦塗塗改改,有點吃力。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上色用水彩筆來試試。水彩的效果不錯,但無法控制濃淡,對習慣精準掌控色彩的人而言,感覺會滿奇怪的。在電腦上看,白色水彩筆畫過的地方比在ipad上看明顯許多。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水彩筆簡單上一層色彩會比較好看,若上太多層不同的色彩,畫面會很容易髒掉。因為沒有回復鈕,就算發現葉子沒畫好也很難救回來了(或許可以很耐心用橡皮擦救回來?)。

另外,有關手指模糊功能,個人是覺得抹一下就太糊了,如果能慢慢變糊,使用起來會更順手。橡皮擦可以做出亮點的效果,中間那枝筆刷則可以順利地畫出點,還不錯用。


一個繪圖工作者使用 Pencil 53 智能觸控筆的經驗分享

因為成品和個人畫圖技術有關,所以這邊放上我之前在桌電裡畫的樹枝作比較參考(有用圖層功能打草稿)。
 
結論:沒有回復功能,一筆定生死,加上軟體會把 Pencil 53 誤判成手指混合,非常考驗畫圖熟練度與耐心。若用在記事和畫草圖、一般塗鴉是夠用的,但若想要到達較精細的完稿程度,建議使用筆電或桌電,效率會好很多。
 
因為 Pencil 53 在台灣無法購買,想要的朋友可能要透過在美國的朋友,或者去淘寶購買

延伸閱讀

這應該是史上最適合當禮物的藍牙喇叭了...

HTC Desire 816仔細找也很划算的 難怪賣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