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從規劃之初到驗收期間爭議不斷的高級停車場百貨三創園區在上周五開幕,當天也不乏一些光華商場的店家前來抗議,表達對其定位可能影響光華商場生意的擔憂;筆者在上周也參與了開幕當天的盛況,恰巧今日的媒體活動也選在三創園區內,就這短短的幾次觀察,對於三創園區的定位還有進駐的店家有些小小的想法。

在筆者學生時代的時候,雖然當時已經有網路,不過網路拍賣、線上購物都還未崛起,多數的消費者要購買電腦與相關配件,多半需要親跑一趟賣場,當時還未因為光華陸橋拆掉的舊光華商場,即是台北指標性的電腦與其相關配件賣場,所以多數的人要購買相關組件,都會選擇到光華商場朝聖,甚至也有不少人特地從中南部北上就為了到光華商場走一遭。

當然,光華商場在當時已經是一個統稱,因為光華陸橋下的空間有限,不少店家早已因為倉儲需要,或是未能擠進光華商場,故選擇落腳於八德路一帶;就如同台北車站的漢博區相機街一樣構成一個十字交錯的區塊。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隨著光華陸橋拆除,當時的店家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先搬進當時的臨時光華商場後,轉至現在鄰近市民大道與新生南路交叉口的光華新天地,另一個則是往八德路發展;光華新天地不僅是收容光華商場的原有店家,還同時也預計把原本中華路尾的西寧電子商場店家招募進去。

光華新天地看似理想,但實際上的內部規劃卻與原本光華商場有相當大的不同,原本的光華商場是一個兩層式的橋下商場,雖然動線極長,不過也就只有兩層樓;但光華新天地卻是一棟高達六層樓的建物,且強制規定一般被認為黃金區域的一樓只能作為展示區,原本光華商場店家被分配到二、三樓,西寧電子商場的店家則位於四、五樓。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這樣一來就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需要購物的人不能在最便利的一樓進行購物,需要前往二、三樓,加上不少原本的光華商場店家早在八德路的一樓有店面,就造成消費族群不一定要進光華新天地,在八德路反而能夠更快速的購買商品,甚至臨停一下當場購物馬上走;當然光華新天地內的店家為了生存,有些店家選擇以降價方式吸引消費者。

但另外一個問題是,在網路拍賣興起,甚至電商平台也漸漸被消費者接受,只要點點手指、東西就可送到府上的網路購物行為,多少也使一些消費者不再前往實體通路,加上自組 PC 近年在台灣也不若幾年前興盛,對光華商場的衝擊也越來越大。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在回到三創園區,依稀記得原本三創曾一度是使用"台北秋葉原"的名稱,當時的規劃就是以日本消費性電子、動漫周邊的天堂秋葉原為規畫目標,不過想也知道光靠一棟大樓是不可能辦的到的,光華商圈的本質與秋葉原也相去甚遠,難靠一棟號稱師法秋葉原精神的大樓帶動附近的風氣。

最後看到的三創園區,則是在原本的規劃加入創客與創造議題,以主題式樓層的規劃,並廣邀品牌原廠進駐,營造出不光只是賣場的氛圍;當然這樣的形容方式只是理想的情況,三創園區目前給人的感覺,就是專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與動漫的精品百貨,除了裝潢的氛圍,據稱設櫃的價格也不太親民,其次還有傳聞主管機關對內部商品銷售價格也有限制。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雖然整體的設計是個消費性電子與動漫精品百貨,自然與鄰近的光華新天地以商場為主體的風格理應不同;會說理應不同,是因為親自走一遭之後,會發現雖有把其視為展現品牌實力象徵的旗艦店,盡可能的把有限的空間營造出足以象徵品牌形象的風格,卻也有僅把它當成展售店的品牌,如果說是把八德路店家的裝潢原封不動搬過來我也信。

心態的不同,自然反映在開幕後的人氣,讓消費者可以體驗品牌魅力、創新技術的品牌店,人氣也相對的高;反觀與一般展售店相當的品牌店,即便在周五開幕爆滿的人潮下,也依舊門可羅雀,畢竟就像某位網友當時在三創開幕的文章回應的一樣,如果價格比光華商場還硬,那為何要走進三創?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以精品百貨的模式鄰近傳統的殺價戰場,三創園區原本就不該與其正面衝突,因為對品牌商來說,光華內也有不少是通路夥伴的門市,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況之下,何必自己逼死自己?反而是要善用其精品模式的特色,讓消費者能夠好好的體驗產品,即便因為價格因素不是在三創內消費,也能讓消費者透過其它其它管道購買品牌產品。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三創園區與光華新天地是否定位相同,走一遭之後答案很明顯。光華新天地仍有著較早期的光華商場以銷售為主的風格,某種程度上有那麼些市場味;但三創則是以主題的方式幫產品分門別類並進行包裝,並提供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 Razer 的三萬元電腦椅!)讓消費者有時間慢慢的去感受品牌商品,能否大量銷售反而不太像是在三創設櫃的品牌商的重點。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三創園區的定位,開在講求銷售為目的的光華新天地旁,宛然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寫照,因為以三創目前給人的感覺,扣除掉一些因為特殊活動或是可能感受到尊榮服務在裡面進行消費的消費者,多數進入三創的消費者應該會是以體驗產品為目的,這樣的經營模式是有些趨近理想狀況的,畢竟難以看到實質的成交成效下,到底能維持多久。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即便是設法重現當年光華商場的模式,時空背景早已物換星移,光華商圈的人氣規模、消費者習慣還有消費性市場現況等等,早難以回到上個世紀 80-90 年代的榮景;既然如此,又何必糾結在讓三創跟著光華新天地的模式?雖然三創園區的模式是一個大賭注,不過不做出豪賭性的改變,又有何資格稱為"創",真正的創客不就是要有背負可能失敗的結果嗎?

三創園區開幕有感:是該放下早已回不去的老光華精神

你或許會喜歡

不到五千就能擁有個人路跑教練!Runsense 健康跑手錶

復仇者聯盟鷹眼的弓箭隨身碟也太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