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筆者算一算,自去年 XBA 在日本發表會後,加上台灣記者會那次採訪,應該是第三度與 Sony 耳機研發部門的傳奇人物投野耕治先生見面了,而且筆者也很高興一到會場就馬上被投野先生認出來,彼此也小聊了相當多包含 MDR-1 的硬體設計以及對現在耳機市場的想法等事後團訪很難聊到的領域。

在閒聊之餘他也以個人的觀點提出,雖然 Sony 有將近 50 年的耳機發展歷史,且集團成員還包括如 Sony Music 這樣的音樂產業,但是在 90 年代有將近 10 年有餘的研發黑暗期,而近年 Sony 也有企圖重振過去在耳機市場的榮耀,希望以推出更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讓消費者再次看到 Sony 的技術力。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根據另一位 Sony 的市場行銷經理補充對 MDR-1 產品定位時,她提及目前就台灣耳機市場方面,入耳式耳機與大尺寸耳罩耳機的總銷售金額相當接近,但是入耳式耳機的銷售數量卻遠大於大耳罩耳機,這是由於消費者對於高單價的大耳罩耳機接受度比高單價入耳式高。

另一方面,由市場競爭品牌帶動大耳罩耳機作為穿著搭配,也吸引另一票新興族群,尤其集中在 20~40 歲年齡層,願意購買單價偏高、外觀具設計感、且容易與時裝搭配的大耳罩耳機。而這也是 Sony 看到大耳罩耳機在市場的機會,也把這些條件列入 MDR-1 的開發要素中。

對於有超過 32 年耳機工程技術設計經驗的投野先生來說,無論是去年發表的 XBA 平衡電樞耳機,或是今年的 MDR-1 耳機,甚至 1986 年的 CD-900ST 監聽耳機,每一款耳機產品從規劃到完成所合作單位的要求,對他都是嚴峻的挑戰,而今年的 MDR-1 的技術開發更是遭受相當大的考驗,只因為這款 MDR-1 要的不光只是外型或是聲音,而是一款複雜的跨界合作產品。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Sony 耳機開發並非首度利用集團優勢進行針對性的開發,例如當初的 CD-900ST 與 MDR-7520 兩款錄音室等級監聽耳機就是 Sony 與當時 Sony Music 前身的錄音室合作的產物;除此之外, Sony 也曾與集團下掌管影像的 SPE 以及負責遊戲機的 SCE 開發環繞音效以及娛樂等級的耳機,不過 MDR-1 的跨集團無論是複雜度或是參與人員規模則是前所未見。

從開發之初,Sony 是以滿足當今消費性市場對於大耳罩耳機以及隨身聆聽還有作為穿搭配戴的方向去定義這款產品,而 Sony 更希望 MDR-1 必須具備能發揮當代錄音室數位錄音所能詮釋的聲音表現,是故在開發時,就選擇在英國倫敦找來包含耳機機構研發團隊、時尚設計界、藝人、錄音室調音師等多方面的人員共同為這款希望達到日文" Kiwami ",也就是極致的耳機。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投野先生說,耳機開發的要素有著黃金三要素,分別是音質、設計以及配戴感, MDR-1 最優先決定的就是外觀造型,包括配色、多元的線條、耳機的尺寸等等,在投入音質相關設計之前這些都是已經被決定好的。

Sony 期許 MDR-1 將會是一款好配戴、輕盈且適合任何人的耳機產品,並非專業的工具導向使用,故選用大尺寸而鬆軟的半中空耳罩設計,相較於 Z-1000 這類以監聽為目的的耳機的耳罩更為舒適,但同時又不因舒適度造成嚴重的漏音。

此外為了滿足更多元的消費者配戴的舒適感,頭帶的拉伸長度也相較時下競爭對手多半以 30mm 為極限的長度更長,延長到 40mm 的最大長度,即便頭型較大的使用者也能戴上 MDR-1 享受聆聽音樂的樂趣。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不過由於上述的限制,對於投野先生負責的研發部門的挑戰就更大;參與 MDR-1 開發的團隊當中,也包含專業錄音室人員,他們提出了一個讓投野先生覺得已經近乎緣木求魚的要求,就是在如此大的耳機以及柔軟的耳罩限制下,還要做出能夠發揮現代錄音設備所能詮釋的低頻表現,也就是追求單體發生範圍 4~80kHz 當中的次低頻音域。

而且除了要強化該音域表現外,還要達到喇叭一般的低頻體感,但這對耳機單體設計來說早就超出過往對於低頻詮釋的極限。投野先生補充低頻的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聽覺上的低頻,這對一般的耳機並不難,但另一種則是類似低音喇叭發出會讓地板共振的低頻,後者正是錄音室團隊希望投野先生能在 MDR-1 實現的目標 。

然而挑選柔軟的耳罩這點,就是相當頭痛的限制,因為越柔軟的耳罩相對下越容易將低頻吸收,導致低頻變得肥厚,加上封閉式耳機的低頻容易在耳機內不斷共振,低頻的速度會變得拖泥帶水,而且由於回彈累積的大量低頻,還會影響聲音的清晰度並且造成錄音的各種聲音位置變得不精確。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但無論是投野先生的研發團隊或是錄音室團隊又期許 MDR-1 的低頻強而有力,但速度感十足,又不能干涉到中頻以及高頻;所以投野先生的團隊除了在單體結構透過形狀將中高頻更為凝聚外,決定在 MDR-1 的耳罩框體上方增加用以宣洩低頻的負壓孔,利用負壓孔讓多餘的低頻能藉此自然散發,讓低頻不僅清晰到味,也不至於讓過量的低頻產生聆聽的疲倦。

而且 MDR-1 在頭帶與耳機框體的支架也有經過特殊設計,不採用一般耳機常見的ㄇ型支架,而是在繞過負壓孔上方,呈現凸自型的造型,避免由於耳罩配戴後因不同的角度導致負壓孔被堵塞,最後導致聆聽體驗產生落差的情況。

此外在單體的直徑也是經過多次的測試,才與整個研發團隊對單體尺寸在聲音表現上的共識;投野先生舉了一個例子,就像相機的對焦一樣,對不同遠近的物體都會有最適合的焦段,太前或是太後影像都會模糊;影像是聲音,而與物體的距離就是單體以及人耳的距離,焦段則是單體的口徑,所以單體尺寸不是越大就一定越好。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撇開技術不談,大單體的先天優勢就是能發出更廣的頻率,而小單體則有聲音容易凝聚且容易驅動的優點, Sony 也有達 70mm 的大口徑單體,但採用如此大口徑單體的 XB1000 單體離人耳相當遠,而 MA-900 則是採用全開放設計,但今天的主角則是 MDR-1 這款封閉設計的耳機。

話又說回來, MDR-1 的尺寸也很接近 Z1000 ,為何除了 MDR-1RNC 採用同尺寸的 50mm 單體外,另外兩款使用 40mm 單體?投野先生表示其實 40mm 以及 50mm 單體都在初期的考量範圍,但大家討論的結果普遍認為 50mm 的音壓略大,相較下聲音過為前靠,有些咄咄逼人,反而比較像監聽使用,而 40mm 單體的表現似乎更合乎 MDR-1 的產品定位。

至於 MDR-1RNC 選用 50mm 單體的理由則比較特殊,是由於 MDR-1RNC 的降噪機制需要發出特定音域的抵消波,相較 40mm 單體, 50mm 更容易達到開發團隊的目標,且由於 MDR-1RNC 還內建 S Master 數位擴大技術,透過數位修正的方式,即便單體加大也能發出與另外兩款 40mm 單體的 MDR-1 一致的聲音。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當被問道 Sony 發展耳機有這麼悠久的歷史,也推出相當多具指標性的耳機,但多數的耳機愛好者卻無法像其它耳機老字號一樣聽出屬於 Sony 的味道。投野先生的回答是,其實它們聽到消費者有這樣的回饋時也有些困擾,畢竟 Sony 的產品線相當廣泛,各自的耳機產品也有各自的目標市場,以至於很難以做出聆聽上的均一性為目標進行調音。

但投野先生也表示,這不代表 Sony 的耳機產品缺乏個性或是指標性,就像 MDR-1 一樣,它是一款為了傳達當代流行音樂錄製的能力為基準進行調音的產品,每個消費者都能透過 MDR-1 對於當代錄音在次低頻所能展現的真正聲音。

換言之,對於過去死忠耳機玩家來說,也許古典樂才是一切,但這不表示 MDR-1 無法用以聆聽古典樂,只是 MDR-1 在規劃之初就鎖定流行音樂,並且以一般聆聽流行音樂的習慣做調整,但同時又提供近似監聽耳機的音樂水準。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而投野先生對於當代耳機技術是否仍會死守在靜電、動圈以及平衡電樞三大主流,他表示 Sony 的研發團隊其實都有不斷針對創新技術做研究,他也關注近期幾款融合動圈以及動鐵的耳道耳機,也包括骨傳導甚至肉傳導技術。

它們甚至概念性的提出 Ear Lens 這種怪異的技術,利用在耳膜貼上磁鐵,並在脖子上掛上線圈,利用線圈直接驅動耳膜,避開傳統耳機需要透過線圈驅動磁鐵引起振膜震動,再傳遞給空氣後才傳達到耳膜的流程,相較下有高效率的優點。不過只要 Sony 認為這些概念無法作到高品質的聲音,就會選擇將這些技術繼續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團訪後,投野先生為了讓媒體感受 MDR-1 對於低頻的詮釋能力以及純淨度,特別把媒體帶到試聽區,播放 90 年代、 2000 年以及 2011 年三種不同年代的流行音樂,讓媒體親自感受不同年代低頻的收錄能力以及 MDR-1 對於低頻的演繹能力。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

筆者試聽後覺得,90 年代的 Anita Baker 的單曲低頻會有一大片且解析下降的情況,然而到 2000 年諾拉瓊斯的單曲,低頻的清晰程度明顯改善,也能感受到低頻的下潛,最後 2011 年 Fourtet 的專輯,低頻不僅下潛,還能感受到彷彿地表震動的震撼感,除了錄音品質的提昇,也是由於 MDR-1 在低頻詮釋上有達到錄音室團隊對於低頻的要求。

當其它媒體漸漸離去,投野先生特地讓筆者用 MDR-1 聽了相當多未加工了環境音錄音,包括吸塵器、蜜蜂飛舞、黏貼膠帶等等類型,就是想讓筆者感受 MDR-1 對於空間感以及聲音定位的精確度,他也自豪的表示, MDR-1 雖是一款面對普羅大眾的產品,但在聲音調校下仍有著 Sony 專業級耳機的水準。

當筆者在聆聽時露出驚訝的表情時,也看到投野先生得意的笑容,畢竟對於像投野先生這樣專注於耳機技術研發的人員來說,應該沒有比看到自己的得意之作能夠獲得消費者肯定更重要的事情了。

以追求型、音的極致為目標做出 MDR-1 :再訪 Sony 二代耳型職人投野耕治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