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iPad 亮相,硬體是否跟你期待的一樣呢?

 

圖片截自:蘋果台灣官網

全新的 iPad 來了!大概除了名字(笑)之外,規格方面應該沒讓人失望吧!全新的 Retina 超高解析度顯示器、改良的 A5X 雙核 4GPU 處理器、高品質攝影鏡頭、以及短時間台灣用不到的 4G 技術,雖然基於 iPad 2 的設計,卻又大大的超越前一代。

而這次的 iPad 規格方面有些值得探討的地方,跳轉就讓筆者來閒聊一下吧。

也請順便欣賞
mAn 的 [大 mAn 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台.....愛配三
Annti 的 【Monday Talk】關於 iPad3 的流言蜚語們

圖片截自:台灣蘋果官網

賣點一: Retina 顯示器

自始自終, 2048 x 1536 的 Retina 顯示器就是這次新 iPad 與高品質攝影鏡頭從頭到尾就就從來沒改變過的傳聞;憑良心說, iPad 與 iPad 2 的 9.7 吋 1024 x 768 解析度其實並不算差,只是 iPhone 4 的 3.5 吋 960 x640 Retina 顯示器實在太令人驚豔,對比前兩代 iPad 就感覺 iPad 螢幕遜色許多。

除了滿足消費者已經被 iPhone 養壞的胃口之外,另一方面也是樹立一套平板的顯示新基準,可想而知競爭對手才剛準備推出 1920 x 1200 顯示器的產品想藉此超越上一代 iPad 規格的同時,蘋果又已經到了另一個新的境界了。

而超高解析度的 Retina 顯示器更一舉超過 MacBook Air 的解析度,如此一來若是搭配鍵盤使用,假設對於效能與軟體使用頻率較低的消費者, iPad 似乎就已經事一台具備基本網路瀏覽與簡易文書處理的超高品質隨身利器了。

此外對於影像工作者,搭配 Retina 顯示器的新 iPad ,無論是用來展示照片或是高解析度影片,甚至對比起大螢幕,都能輕鬆在朋友、客戶面前展示高像素密度帶來的震撼。

這些是對於一般消費者的好處,但採用 Retina 顯示器的新 iPad 會不會是個新問題呢?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說可能會。由於 Retina 顯示器的解析度甚至高過遊戲機與主流 PC 遊戲開發的 Full HD ,為了要開發出發揮 Retina 解析度的遊戲,光是高解析度圖像元件等,就會讓遊戲本身的容量提昇;如此一來,除了高品質挑戰,如何在有限的容量塞入高品質的遊戲內容也將成困擾開發商的問題。

圖片截自:台灣蘋果官網

賣點二:雙核 4 GPU 的 A5X

當然為了滿足這麼高的解析度,處理器也需要改頭換面,不過蘋果最後選擇的並非全面性的升級,而是在功耗與效能方面取捨下的半套式升級、也就是基於現有 A5 的雙 Cortex-A9 處理核心架構,但將圖形單元從現有的 PowerVR SGX543MP2 提升到 4 核心(目前真身代號不明),以藉此滿足 2048 x 1536 的超高解析度。

如果從蘋果官網的敘述不難發現到,蘋果除了強調這次的 A5X 升級是為了滿足解析度的提昇,更強調不因此犧牲續航力的部份,這也就是處理器單元沒因此被變更為 4 核心架構、仍保持雙核心的關鍵因素。

先從技術面來談,雖然蘋果是 ARM 的一線客戶,然而在 ARM 的規劃中,全新架構、效能更高的標準版 Cortex-A15 (高通的大幅修改版另當別論)才正準備在今年中旬後問世,而全新架構也意味著蘋果需要在 iOS 重新針對新處理核心的特性調整,以滿足蘋果對系統最佳化的需求,再加上蘋果的處理器代工廠三星也僅在 MWC 發表 4 核心 Cortex-A9 架構的新 Exynos ,表示蘋果仍還來不急換上 Cortex-A15 架構。

而為何不啟用四核心?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功耗。先從 iPad 2 的效能與使用體驗來說,即便 4 核心 Tegra 3 的跑分很漂亮,卻不影響 iPad 2 的網路瀏覽體驗已經堪用的事實。然而以多核心架構的門檻,當核心數量從雙核提升到四核心,卻頂多換來 1.5 倍的效能提昇,還要承受全速狀態下更耗電的陰霾,對蘋果這一家往往預估續航力與實際使用續航差不多的公司,沒理由冒著犧牲續航力去換取效能提昇。

那為何 GPU 能夠提升到 4 核心架構?這也跟處理架構、圖形架構先天使用情境有所關聯。由於在一般網頁瀏覽下,使用到的資源多半是 CPU ,只有在進行複雜的遊戲時才會仰賴 GPU 架構;然而新 iPad 有高解析度 Retina 顯示的先天要求,為了這不得不的硬體基本條件, GPU 從雙核跨到 4 核就變成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這 4 核 GPU 的實力可不容小覷,筆者推估圖形效能方面應該有逼近 PS Vita 的水準,因為 PS Vita 的圖形架構基本上就是 iPad 2 的 A5 處理器的圖形架構 4 核心調整版,不過由於高解析度與基礎時脈未明,實際的表現可能還是比 PS Vita 略差。

而在戰略面,如果由於導入更高效能的應用處理器架構,讓新 iPad 的效能更逼近 MacBook Air ,更高的顯示器品質、更便宜的售價,那簡直就是宣佈 11 吋 MacBook Air 的死刑;不過蘋果似乎還沒有這樣的打算就是,筆電仍是筆電、平板還是平板。

圖片截自:台灣蘋果官網

賣點三: 5MP 、 2.4 大光圈新攝影鏡頭

相機方面,則一直是 iPad 家族的痛處,尤其在 9.7 吋大螢幕下, iPad 2 的攝影鏡頭直接把消費者帶回一開始有普及化的 Web Cam 的時代。從官網的規格來看,蘋果並不想讓新 iPad 搶了 iPhone 的風采,僅使用一張 5MP 感光元件,不過導入 2.4 大光圈鏡片群。

筆者個人推測,這張感光元件應該還是出自 Sony 的背照式 CMOS ,搭配最近不少高階智慧手機廠商的那套 2.4 大光圈鏡片群所組成,也許拍攝品質仍可能不如 iPhone 4S ,不過相較 iPad 2 應該是相當大幅度的提昇了,只是在 9.7 吋的 Retina 螢幕下看起來又如何呢?大概稍晚點再看看國外網站對比 iPhone 4S 照片的情況吧。

賣點四: LTE Ready

最後的次代高速通訊技術倒是令人跌破眼鏡, iPhone 4S 還未搭載的 LTE 網路反倒是搶先在新 iPad 登場了,當然這也跟北美的 LTE 技術建設已經開跑有關,而以 iPad 的使用情境來說,網路瀏覽肯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此時搭載高速網路也有一部分是要滿足電信商的次代網路推廣需求。

只不過到時候進了台灣,大概在 2013 年左右仍只是一台 3G 平板,至於要享受 LTE 的極速快感,還請帶它出國體驗去。

不過這次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蘋果終於將網路分享下放到 iPad 上,看來未來拿著老人手機、用新 iPad 上網並分享給筆電使用的族群可能會不少阿。

小結:

至於新 iPad 的賣點在哪?整理下來就是 Retina 顯示器與進化的相機,其餘部份則仍基於 iPad 2 的基礎,對於還未有平板或是已經有 iPad 2 的消費者,如果沒有高解析度螢幕的需求,賣點就沒那麼顯著。但是如果正好缺一台平板、或是對 iPad 的效能已經無法忍受,那新 iPad 應該是相當好的升級與採購選擇。

畢竟買 Android 平板若不想辦法處理掉軟體購買的問題,再好的武功也被廢掉一半,唉....

不好意思因為最近身體狀況不太好就先提早休息,沒作實況轉播阿... Q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