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每次大規模活動,都一定會有所謂的人數規模評估,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場,都會多多少少有所不同。以跨年或是演唱會來說,主辦單位大概會希望數字愈高愈好。但若是社會運動的話,對於政府而言,所評估出來的數字往往都會比其他單位來得低。在過去,我們一般大眾其實還真不知道要聽誰的,畢竟大規模社會運動並不像Computex這種活動,有計數器可以評估入場人次,而這次太陽花運動,非常感謝weijidai在3月30日的時候於ptt八卦板上提出計算。與警政署所提出的數據相對照,就可以知道差異在哪邊。文末也就weijidai提出的計算方式向weijidai請教了一些相關問題,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一、政府為何會得到11萬的數字?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雖然每次大規模社會運動,政府所評估的數字永遠都是最低的,但其計算方式有所本。我們可以參考內政部警政署所發佈的消息,提到計算的方式是比照美國警方採用加州柏克萊大學新聞學教授赫伯特.雅各布斯所提出之方法(Herbert Jacobs Method)。即以集會場所面積換算,依其疏密程度,再乘以每單位面積之人數計算;本次集會經現場目視觀察,考量民眾主要係採靜坐方式,集會地點人數均有疏密,每平方公尺內人數以平均3人採計。目前美國、韓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均採上述方式估算民眾集會人數。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這個方法的說明泛科學網站在洪仲丘社會運動時有提到。依該文中所提到的介紹:「在1960年代在美國柏克萊大學發生學運時,當時由記者退休後於柏克萊擔任新聞學教授的雅克布斯(Herbert Jacobs),從他辦公室向窗外望,看到廣場上滿滿示威的人潮在反越戰。剛好廣場上有格線標記,於是雅克布斯突發奇想計算方格中平均有多少位學生,再由總共多少方格推估出參與的人數。後來他還估計出不同密度人潮中,一位參加者所佔的面積,再由不同區域的人潮密度乘上區域面積,就能算出人潮。這套「雅克布斯法」(Jacobs Crowd Formula)至今仍被使用來估算人潮的規模。」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而警政署發佈的文字很簡單,相關路段面積已經替你算好。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然後各時段人數也列出來給你看了。

我絕對相信警方有認真做事,但用這樣的方式來計算是不是真的概算出人數我有很大的疑問。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我們拿中央社所發佈的新聞來看,光是捷運台大醫院站以及中正紀念堂站到下午4點為止,運量就已經比先前的週日增加約7.1萬人次。這個統計還沒有算到捷運台北火車站(事實上我剛好是從這個站切入的,在當時也有不少人是從這個站過去的)

光是捷運所增加的量就這麼多,因此要說到這次330運動人數為11萬。就個人來看,並不是那麼有說服力。不過在後來晚一點的時間,weijidai所提出的人數計算方式很具體,也更有說服力。

二、weijidai的人數計算方式
警政署所採用的是1960年代赫伯特.雅各布斯的算法,但weijidai所用的卻是現代工具。他採用了GI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圖資(註:讀者回應提到GIS在台灣稱為「地理資訊系統」),並且搭配上AutoCAD計算,得到以下的結果: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利用圖資 台北市GIS地形圖(官方) google earth autocad(計算),就之前鄉民看到的範圍 估算下來大約45萬人 外溢的部分暫時不採計,就算打8折還有35萬人,警政署還是洗洗睡吧

計算證明: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利用google earth計算中山南路為40米左右 縮放至CAD內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放入CAD以m為單位

全部範圍(220581)扣掉台大醫院(73365)面積為147216 m2,以每m2 3人計算 總計為441648人 約45萬

引用來源


三、更進一步瞭解人數計算的做法,以及背後的動機想法

在人數數據出來之後,後來與weijidai聯繫上,詢問更詳細的問題。也列於下方給讀者參考:

Q:為何想要出人數圖?動機為何?
為什麼我們只能拿出一張張爆滿的遊行人潮照片來跟官方滿口專業卻呈現出不符實情的統計數字做比較?那就讓專業來說話吧。

Q:何謂GIS?台北市GIS地形圖如何取得?平常的用途為何?拿來計算人數是常態應用嗎?
所謂GIS 就是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縮寫(註:),不過本次統計面積方式跟GIS 本身到沒太大的關係,當然事實上這套系統可以很輕易的把面積計算出來,不過我不是相關背景出身,關於整套系統的建置與研發流程並不算很清楚,但是這套資訊系統經過軟體處理輸出後,則會變成相當便利的使用工具,也因此藉由這系統,我可以輕易取得我想要的圖資。

本次圖資取得來自臺北市政府建置之臺北歷史圖資展示系統,之所以取GIS 地形圖是因為後續處理資料便利(本圖層為向量輸出),而來源出自於官方,自然有一定的公信力。


Q:Google earth能夠計算距離,應該是Google Earth Pro沒錯吧。在這邊有一個小小的疑惑,既然是利用google工具所計算出的距離,在使用地圖的時候,為何不是採用Google 地圖,而是GIS地形圖,在判斷上是會有差異嗎?還是有其他原因?
Google earth 的圖資來自於它的廣泛性與便利性,然而世界各國都一定會建置自己的圖資系統,而且是經常性的維護與更新以確保準確度,並以此圖資系統執行國土開發。尤其是都市地區開發,任何一條計畫線畫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土地,稍有誤差對地主都是巨大的損失,怎能不慎?

 

太陽花運動是11萬人還是50萬人?大規模的人數統計是這樣算出來的

看出google 地圖與地形圖精準度的差異嗎?

 

Q:CAD的計算方式在描述上有機會再稍微詳細一點?
CAD 是個很便利的繪圖工具,像這種初階的面積計算與統計是相當方便的,就CAD 本身介面而言,只要我繪製的線條為聚合線,程式自然能幫你計算出面積。也因此有相關背景的人可以透過出示顯示截圖,證明其面積計算的真實性。

Q:關於人數,警政署有出新聞,他們所計算的最高為11萬人。同樣都是每平方3人的方式下去算,但卻有差距極大的答案。能夠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嗎?
這就是統計面積上的差異了,警政署也提出他們所採計的面積範圍,這是個負責的作法。當然我們也可以一項項的檢視面積是否正確,不過只要我能夠證明我所採計的方式是清楚的就足夠了。

Q:對於時間流動的人數有什麼想法,能加入估計嗎?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大概還是想知道這條河流(遊行人數)到達漲潮時水量有多大,大概只有維持秩序的警方才會想瞭解整條河流的流動與潮汐變化。能估計嗎?我想是可以的,重點只是在有沒有意義。

Q:假設有足夠的條件,有可能計算人次嗎?
這不是位於封閉空間的活動,重點還是在有沒有意義吧。

Q:除了用CAD之外,你那邊不知道有沒有推薦的工具可以大約計算人數
我不是個統計學的專家,但我知道想要精準速度就不可能快,CAD 只是就我所能運用的工具裡最快計算出面積的方式。

Q:目前的計算方式,你自己認為還有沒有改進的空間?
其實我手頭上也有市府繪製的1/1000 地形圖dwg 檔,可以去計較到是否計入分隔島、樹穴、圍牆、人行道等枝微末節的面積,但我必須花上比原來多3 倍的時間去整理,即便我投入這些時間的心力,我還是無法精準確認實際的人數。對於目前呈現的結果獲得某種程度的肯定,我想這樣就已足夠。
 

延伸閱讀

不能保證但依然可以嘗試的一鍵 Root APP

看各種第四台最方便的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