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WinRT 與 WP 閒聊微軟的"最封閉的開放策略"

從 WinRT 與 WP 閒聊微軟的

從 Windows RT 以及 Windows Phone 8 的推出,微軟在對 ARM 架構的支援性採取了一項微妙的策略,筆者個人姑且稱它是"最封閉的開放"戰略,封閉的是硬體的遴選,開放的是品牌商與開發環境。自 Windows Phone 7 開始,微軟一改過去盡量對各類硬體開放的策略,直接與高通 Qualcomm 合作,也由於微軟與 Nokia 的合作關係,間接讓 Nokia 長年的晶片合作夥伴ST-Ericsson 掉了不少晶片訂單。

筆者不清楚微軟為何會在 ARM 架構一改過去策略,然而個人推測也許是受到蘋果 iOS 成功的影響; iOS 平台之所以成功,很大的一部份就是因為它的硬體單純、軟體開發環境單純,筆者曾看過一張某個遊戲開發團隊的簡報投影片說明他們為何放棄 Android ,因為需要測試 20 倍以上的設備,營收卻不到在 iOS 上的 1/20 ,但是客訴卻高達 20 倍。

Android 的無為而治策略反而成為軟體開發商最頭痛的惡夢,因為智慧手機與平板的應用處理器能夠選擇的混亂程度比起現在 PC 市場更為複雜,當然也有一方面是 Android 改版過於頻繁所致。有兩個市場案例在前,微軟的作法是盡量簡化硬體平台的複雜度,最後才會變成 WinRT 三家晶片商、 Windows Phone 僅有高通。

從 WinRT 與 WP 閒聊微軟的

微軟將硬體做了最大的管控,"理論上(畢竟 Surface 記者會還是跑到當機了...)"可以把系統最佳化做的更徹底,另一方面對軟體開發商也不需要測試那麼多的硬體,無論對軟體開發商或是品牌商都是利多,反正按著微軟的參考設計與開發工具出錯的機率也不高。

不過放棄 WP 7 升級 WP 8 的關鍵原因,微軟硬要推給系統核心架構的改變也不是沒道理,說穿了也是微軟有點懶得硬讓仍在使用 Snapdragon S2 的 Windows Phone 去相容新的核心架構,另一方面也是 S2 與 S4 有一定程度的效能落差,也許 S2 執行 WP 8 真的不合適, S2 與 S4 兩者之間的差距如果以 PC 硬體類比,大概就是從 Pentium 4 直接到第一代 Core i 的落差吧。

微軟對硬體平台限制的很透徹,但在 Windows Phone 與 WinRT 的策略還是有些不同,Windows Phone 僅單一高通而 WinRT 卻有 3 家,主要的差異在於智慧手機最關鍵的還是電信基頻技術部份,而高通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少數能提供將電信基頻、 GPS 、WiFi 、藍牙等整合進應用處理器的廠商

從 WinRT 與 WP 閒聊微軟的

至於 WinRT 則由於較為接近傳統 PC 的領域,所以將 PC 領域的老朋友 NVIDIA 拉進來也是無可厚非,至於 TI 德州儀器的 OMAP 則可能是由於在節能設計的優勢,另外當 WP 8 都改用與 WinRT 相同的 Windows NT 核心,已經是 Windows Phone 唯一的晶片供應商的高通晶片也沒理由不被選為 WinRT 合作夥伴。

那為何微軟自己不跳下去做智慧手機卻做了平板品牌 Surface ?筆者個人覺得有兩個原因,一部分是微軟自己曾在自己品牌智慧手機翻了一個大筋斗,如果還有點印象應該還記得微軟連七七四十九天都熬不過的 Kin 智慧手機吧(請見: WiKi )?這對微軟而言是相當大的打擊。另一點是好不容易拉到 Nokia 上賊船合作, Nokia 在手機的品牌強度也遠高於微軟,實在沒必要自己跳下去。

但平板方面,微軟雖有多次平板的經驗,不過 Windows 8 、 WinRT 相較以往微軟的平板方案,卻是完全不同且真正是以滿足市場對平板的需求打造的方案,但微軟與它的合作夥伴在這領域都不是老手,而且合作夥伴也是同床異夢(例如 Asus 採用多種系統與硬體的變形平板軍團),微軟乾脆跳下去"示範" Windows 8 與 WinRT 平板該怎做。

然而微軟也沒因此就限制合作夥伴不能推出 WinRT 產品,只是也把初期推出廠商控制在少數幾家,希望能經由多方面的控制減少產品推出的不穩定因素。不過無論是手機或是平板,微軟都希望不要再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情形,也不能怪微軟做了諸多限制。只是如此一來還是回歸到產品本質的競爭力,到底 WP 8 與 WinRT 能否一雪前恥,讓微軟在這兩個領域重回舞台焦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