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acebook推出Paper,開始思考新聞媒體的未來

從Facebook推出Paper,開始思考新聞媒體的未來

前幾天晚上,美國Facebook推出了Paper這個目前只開放給iOS平台的App;截至目前為止,App Store臺灣區還沒辦法下載。

Facebook同時也公開了Paper的開發工具,希望吸引更多開發者投入。其實,Facebook現在已經調整這個平臺轉型成訊息公布、散佈以及圖文整合的平臺。所以,Facebook已經不是單純的社交媒體!

當Facebook已經變成新聞媒體的一環,而Google旗下的YouTube也早就是變成Facebook眾多的影像消息來源之一時,新聞媒體的競爭會愈加激烈,相關從業人員真的該好好思考這個問題。Facebook官方透露,將會提供配套的程式碼可以讓消費者自己在iOS環境當中(以後會有Android環境),自行設計自己的Paper頁面。

簡單的說,Facebook正式把自己當成新聞、資料訊息「之後」的訊息發表平臺。

從Facebook推出Paper,開始思考新聞媒體的未來

我們先看看Facebook在未來十年內的走向吧!Paper並非只是新聞閱讀器,更是他們發佈的未來宣言!嗯,你有注意到嗎?App右上方的三個功能,不就是我們熟悉的邀請朋友、訊息還有狀態通知嗎?這三個小東西,就構成了SNS產品的基本動能。朋友在看啥?發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加朋友)、還有我朋友給我的訊息。這三個就是讓產品形成推進力量的三個引擎,缺一不可;彼此又交互依賴的存在著。朋友可以因為跟同好間彼此串連、加盟…,形成一個超級病毒傳播圈!而在彼此間,可以透過點對點形成一個星狀連結系統的消息散佈者。

發現到了嗎?我們都存活在這個「虛擬部落」裡面!而每個小小的頭像,就是個體的意見領袖。

從Facebook推出Paper,開始思考新聞媒體的未來

你可曾發現到嗎?Facebook正式把自己當成新聞、資料訊息「之後」的訊息發表發表平臺。

換言之,就是「內容」產品,在內容出現後的發表、轉載乃至於讀者回饋(feedback)的空間,全部透過Facebook Paper這個手持裝置載具的平臺彙整在這個環境內!也就是落實了我們一直在網路這邊跟「大眾傳媒」裡面鼓吹的,不論是各大報系、專業的新聞頻道或各大財經臺。通通都要想辦法找到更深入的新聞、更重要的新聞以及可以足夠吸引受眾族群的內容!然後連續的產製,以及有效的散佈跟累積!這才是網路時代新聞人的發展重點、發展動能!

傳統觀看跟製作新聞的方式,已經從守門人理論轉變成自己去找新聞、訂閱和下載的自行吸收的時代了!媒體的思考如果還在所謂的點閱率、轉換率跟導購等思考模式打轉,基本上肯定就是會死。

因為媒體的某些長官腦袋裡面還是傳統的A.C. Nelson啊!電視臺內好像沒有幾個記者可以適應目前這樣的環境,把自己採訪的新聞可以做SEO啊!

這些所謂的記者、編輯,長久以來根本不甩受眾的東西要做給誰看。他們想到的就是東西弄好,放上自己家的媒體之後,就結束了愉快的一天,趕緊下班回家。

其實,這些所謂的「記者」,根本對於所謂的新聞產品的內容設計跟走向,並沒有一個很清楚的發展方向,僅僅就以長官(或今天的水果報)交代的事情做結;每天都是在做人家做過的新聞,並不真的用心在「新聞」這件事情上!現在臺灣的媒體,這樣的新聞從業人員好像非常多?不過,這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但是,我最主要想說的是……

其實從長官到下面的記者都沒有搞清楚一件事情,你的新聞誰會看?不是搞一個App出來就可以,把介面弄得美輪美奐以後,點閱率卻越來越低?然後,上面的主管就會發怒的說,「花幾百萬搞一個鬼東西,績效不彰……」

結果媒體新聞產品關注的目標閱聽眾(TA),經過第三方公正調查,居然是60-70歲、男性、1949後外省族為87%、8%本省族群45-50歲、5%廣告主關注……結果你們的產品根本就是只給這些受眾看,但是當目前App和社交網絡主要的使用者都是40歲以下的中青壯生代的時候,你們產製出來的東西根本就沒人看啊?

身在媒體圈的媒體人,真的清楚你們產品的TA是誰嗎?在乎過TA是誰嗎?

從Facebook推出Paper,開始思考新聞媒體的未來

以Facebook、Google為首的數位時代已經在前面叫陣了,咱們媒體人千萬不能故步自封呀!

更不用說,未來如果真的需要媒體人跑戰地、災區,那麼這些記者該怎麼在戰地存活、送新聞回來?

看清楚,你們的節目放上YouTube之後,往往會面臨點閱數甚至不足以作為統計標準的窘況。所以,下面顯示的數值是:尚無統計資料。這才是你們產品目前跟未來的最大的危機!Facebook已經出手在彙整新聞訊息、粉絲專頁;當網路媒體開始分析大數據的時候,我們還在跟著蘋果日報做新聞?然後每一家都派出人手去堵同一個目標,問同樣的問題?

從Facebook推出Paper,開始思考新聞媒體的未來

屆時,如果還在用這種做新聞的方法放上Facebook Paper頁面的話,會超級搞笑!因為畫面會變成像我做的這樣!發現到了嗎?大家新聞都長得一個樣子!甚至連畫面樣式都一樣、標題差不多,甚至內文跟照片、影音的連結內容的樣子都一樣!

然後每一臺播出來的數位內容的畫面;在Facebook的內建模組之中,所呈現出來的新聞群組,結果通通都長得一個長相啊!這樣,臺灣其他的新聞媒體的定義,跟數位產品的內容定位究竟有何區隔呢?而我們還需要蘋果日報、壹傳媒以外的新聞機構嗎?

這不是危言聳聽,臺灣的新聞媒體該何去何從呢?

Vista補充:

負責開發Facebook Paper的工程師Jason Barrett Prado提到,「內容應獲得尊重,Facebook應該像是一扇玻璃,方便讓大家看到多元的內容。」

Paper was designed on a principle: content should be respected. Facebook is supposed to be like a glass through which you can see its contents. This has been an aspirational goal for a long time, but in reality many of the pixels on the screen in our products are not content, they are chrome.

資料來源:Qu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