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當數位科技結合表演藝術,打開了更寬廣的視覺感受,但結合的過程仍挑戰重重。
 
近年來,跨領域設計與表演的結合,已創造出新型態的數位表演藝術,提供科技藝術家和表演者無限想像及創意的空間。但數位表演技術日益複雜,使用包括大尺寸投影,聲音裝置、互動感測與各式機械動力等。面對這些新的技術,大部份表演團體將新科技當作製作過程中元素之一來使用,但製作過程仍是一成不變的以人員招募、劇碼製作、科技製作和整合的流程來進行。
 
當數位科技結合表演藝術,打開了更寬廣的視覺感受,但結合的過程仍挑戰重重。
 
以當前臺灣表演團體的製作預算與補助環境,為掌握製作進度,這樣的製作流程勢必讓製作者需要選擇現有之硬體或套裝軟體製作(如聲音與動畫),無法開發一套量身訂作的技術和內容,加上表演本身和科技元素的磨合過程冗長,常因思維和語言不同,造成最後是讓技術元素放入表演流程照表操課,而使原本的表演製作目標、角色的互動融合、技術承載情感等理想等被迫妥協,無法達成觸動和感動觀眾的可能。
 
數位科技與表演
 
當前的表演開始運用各種數位技術,配合既有的舞臺設計、音效、燈光和道具等來達成新的舞臺效果(MIT media Lab也開始了這種前瞻的表演實驗-Future Opera),總括來說,用到的相關技術包括四類:
 
1. 投影與視覺技術
 
常見包括3D Mapping(Projection Maping) 、粒子系統(Particle System) 、物理引擎(Physical Engine)等。這類的技術目前製作上較易達成,視覺效果豐富。如運用物理引擎在四面投影中繪出搖晃的流動顆粒,象徵情感關係的細微變動(安娜琪的《Seventh Sense》)。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安娜琪的《Seventh Sense》演出)
 
 
2. 感測與互動技術
 
常見包括動作捕捉系統、互動視覺(紅外線camera)與其他感測器材(生理訊號、地理資訊、電磁狀態等穿戴裝置)等。此類技術易使用於角色互動的作品中,可使觀賞者進入同步體驗狀態。但如何解決觀賞者感受不到互動的問題,一直存在。
 
 
3. 機械與動力技術
 
常見包括機器人、互動舞臺與其它裝置(如雷射,飛行器,動力雕塑等)等。此類技術容易讓觀者有驚喜與奇特感覺,例如在黃翊的《黃翊與庫卡》中使用工業機器人,又如澳門水舞間劇團的水舞臺等。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黃翊的《黃翊與庫卡》中使用工業機器人。
 
4. 其他類
 
採用軟體(如Processing)、硬體控制工具(如Arduino)與開放式平臺(如Openframeworks)等來設計獨特的互動效果。
 
 
感動科技的製造概念
 
今日表演者嚐試在表演創作中,加入(實驗)越來越多的新技術,然而匆促運用多個數位技術時,表演本身容易變成一個鬆散的結構 (技術本身當然也易零零落落) 。以表演本身的特質,必需一開始就能敏銳的設定銜接點和情感爆發點,當制作上加入了眾多科技的元素,需要專業和規畫能力,避免一邊製作一邊規畫的窘境,達到更深層的整體表現感,在當今的環境中,或許除了如太陽劇團等專業團體外,擁有這種能力者尚屬少見。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如何跨越表演與科技結合的難題呢?可以從時、空及團隊等三個角度來尋求解答。
 
在表演過程中,將科技當作製作元素之一來運用,除了單純當作道具外,理想中這些科技元素應該是根據創意與表達之需求而量身訂做,這也意味需要特別開發軟硬體來達成,而為了能隨時修改,還必須有彈性化的控制介面,透過一些屬性(如大小、顏色和互動方式)的設定來快速調整。
 
然而在預算和時間有限之狀況下,這些開發過程能省則省,又常得面對許多基本的困難。一方面是表演製作的流程和新技術開發流程在先天上就不同,無法同步。二方面是科技技術鮮少為創意開發而”開發”,要實用在先天限制頗高的舞臺、要夠承載表演內容和帶來感動,往往需要多次實驗來讓表演者得以體驗融入,並回饋給編創者一次次修訂。
 
如何跨越表演與科技結合的難題呢?可以從時、空及團隊等三個角度來尋求解答。
 
1. 時間控管
 
製作一檔表演的時程本已非常緊湊,加入新技術元素後時程更加不足,科技本身的創意無法實現,許多的新技術都是在倉促的時間中讓各角色了解,技術和界面來不及測試製作,因此與無法調整到最佳化,更不用說後續的視覺包裝和細膩調整。
 
因此,引進專案管理概念是必然的需求,雖然沒有必要實施高成本的專案管理流程作業,但是低限度的管理觀念極需要建立,尤其需要在製作的時間和資源的管理上面著手,以免造成製作成本浪費和專案風險性太高。
 
 
2. 運用虛擬空間
 
如果沒有具體的同步製作空間,無法共同討論,也不會有具體的演出定案,容易各自發展造成統合的分岐。因此具體的舞台設計算是表演與科技結合最先可以定案的,但在傳統製作上,舞台設計往往又是在最後才會出現的元素,這樣的情形使得如3D 建築投影等技術,無法讓各個角色熟悉和演練,製作的成果當然無法達成傳達情感的理想。
 
因此,在空間上除了提前設計時程,善用各種社會協力資源外,可巧妙的運用協同與創作工具。國外已有團體使用協同製作工具,工具中以網頁或影片,讓編劇、表演者、技術製作人與其他參與者進行非同步的討論,製作成果可放在協同系統中,讓各個角色加以註記,而後可進行更進一步修訂。
 
運用專業的虛擬舞臺軟體等,則可以先行建構視覺化的場景,透過類似DMX等通訊協定可先行進行舞臺控制系統的設定;或以Google Sketch等3D預視開源軟體作為舞台製作前期的共同討論工具,可節省許多來回奔波的討論時間和經費。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運用Google Sketch 3D等工具進行舞台設定與討論。
 
 
3. 專案管理精神
 
在團隊上,新的數位表演的製作方式,團隊間多次和細膩的溝通與一次到位的分工製作不同,因此製作方式與一般技術開發的過程,本質上有不小衝突,如果沒有建立團隊交流的默契,也無法媒合製作出成功的表演作品。
 
因此,建議主導者學習專案管理的精神,先以跨團隊人員的溝通和默契的形成為首要,而後加強內部技術開發,行有餘力再來逐年培養內部技術人員。軟硬體的使用上,可採用開放式架構(Open Source) ,一方面可快速免費的獲取眾多社群資源人力,一方面又可節省人力培養的負擔。
 
結語和建議
 
對表演團體而言,如果一開始就有這些觀念,不僅有得到整合的先機,也讓技術端可在軟硬體整合時,同時照顧到細微情感表現的可能性。此外,製作風險也大減,容易得到快速和穩定的替代解決方式。
 
因此,基於上述想法,筆者提出一個建議的數位表演製作流程與架構(如下圖)。首先必要的是引進專案管理的基本觀念,界定各技術元素的時間和風險和取代可能。其次盡量引用外部資源,包括使用網路協同創作工具,縮短溝通時間。然後針對新技術加以分類(如製作難度),評估製作時間的順序和整合點,以達成表演目標順利完成的最大可能性。
科技美學新感動 – 談表演與科技結合
數位表演建議的製作流程與架構。(製圖:林淇政)
 
運用這些管理的概念,筆者認為可以減少大量的時間/空間和資源成本,而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讓表演者和科技有更多的磨合機會,達到技術上能夠承載表演內容,並傳達細膩作品情感,製造出令人感動的表演。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

大家最近都玩哪款三國遊戲 我玩這款...

 
 
今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