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募資平台竄紅,藉社會大眾力量來圓夢

許多人都曾經有過創業或者改變世界的想法,但談到要如何開創一份事業,或是要怎麼開始把腦中的構想實作出來,可能都需要一筆為數不小的資金。但是這筆啟動資金要如何籌措,除了跟銀行或親友借貸、試著尋求創投業者或天使投資人的協助外,還有沒有什麼方法呢?

這個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時下流行的「群眾募資」(Crowd Funding)就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如果你看過最近的媒體報導,可能會對「進擊的太白粉」(Attack on Flour)或「UPUP舉牌加油小人」這兩個國內的創意募資案例有一些印象吧?若你時常關注歐美科技圈的發展,也可能會對Pebble這款電子紙智慧手錶有印象,它就曾在Kickstarter這個平台上締造1026萬美元的佳績,堪稱去年最火熱的群眾募資案例。

Pebble電子紙智慧手錶有印象,它曾在Kickstarter平台上締造1,026萬美元的
佳績,堪稱2012年最火熱的群眾募資案例

群眾募資平台竄紅,藉社會大眾力量來圓夢
圖片來源:Kickstarter 官網

群策群力 助你圓夢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群眾募資是一種透過網路平台展示、宣傳計畫內容、原生設計與創意作品,並與大眾解釋讓此作品量產或實現的計畫。有興趣支持、參與及購買的群眾,可藉由「贊助」的方式,讓此計畫、設計或夢想實現。在一定的時限內,完成事先設定募資的金額目標後即為募資成功,可以開始進行計畫。

一般而言,群眾募資係透過網路上的平台連結起贊助者與提案者,用來支持各種活動,包含災害重建、民間記者、競選活動、創業募資、藝術創作、自由軟體、設計發明、科學研究以及公共專案等。

雖然群眾募資是在這兩年才比較廣為人知,但最早的網路集資活動卻可追溯到1997年,當時英國有一個名為Marillion的樂團,便曾向社會大眾與粉絲募集到6萬美元,也讓該樂團的美國巡迴演出得以順利成行。

透過網路社群力量的散播,讓許多充滿創意的專案得以被更多人看見,加上群眾募資平台的崛起,也讓這股文化創意的新勢力迅速開花結果。

4大類型

提到群眾募資平台,也許大家會立刻想起美國的Kickstarter或Indiegogo,但其實就經營型態而言,群眾募資平台又可細分為下列4種:

以股權質押為基礎的群眾募資平台(Equity-based crowdfunding),提案者或新創公司必須提出部分股權作為募集資金的代價。而以借貸為基礎的群眾募資平台(Lending-based crowdfunding),則只需要在通過審核後逐月支付本金和利息。這兩種群眾募資平台主要多在美國,像是IPOvillage、Seedrs、 Kiva以及Zopa等網站。

受限於法令規定和執行細節的可行性考量,目前大家比較熟知的群眾募資平台,像是 美國的Kickstarter、Indiegogo或臺灣的flyingV、嘖嘖等,都是屬於以獎勵回報(Reward-based crowdfunding)或捐贈(Donation-based crowdfunding)導向為基礎的群眾募資平台。

這4類的平台雖然執行方式有些不同,但主要的宗旨都是希望可以幫助有創意的提案者能夠順利打造自己的夢想。另外,近年來也開始有針對分眾市場所成立的群眾募資平台,好比Pubslush.com就專門鎖定出版市場,專門為熱愛書寫與閱讀的人們提供服務,讓大家可以一圓出書當作家的夢想。

但也許大家會感到好奇,中外的群眾募資平台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除了可以藉由社會大眾的力量,來募集到創業或打造夢想的第一桶金,究竟透過群眾力量來進行募資還有哪些好處呢?

其實,透過群眾募資平台的運作,還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優點。像是可以專注的投入專案執行與開發,不用擔心外力介入,會失去對此專案的控制、掌控。而只要提案者並非採用以股權質押為基礎的群眾募資平台,也不用擔心股份的流失,或是未來增資時會有什麼顧慮。

凝聚資助民眾共識 讓他們看到未來

參與群眾募資平台的募資提案,必須要有縝密的計畫,才有機會成功達陣,因此對提案者來說,參與群眾募資不但有助於勾勒整體藍圖,思考完整的流程和架構,更 能夠審慎思考,設立合理可達成的募資目標(以Kickstarter為例,成功率僅有44%)。

此外,提案過程中可以傾聽大眾對此專案的想法和需求,形同有一群最忠誠的粉絲,可以幫忙分享宣傳和進行產品的測試,對案主而言可說是一舉數得。

舉牌小人就有一群忠誠的粉絲,所以也很容易達成募資目標
群眾募資平台竄紅,藉社會大眾力量來圓夢
圖片來源:嘖嘖zeczec 官網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有數百個群眾募資平台,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由華裔人士Perry Chen偕同兩位好友於2009年4月所創立的Kickstarter。該公司在3年內,迅速從3位創辦人成長到擁有65位員工的規模,其中一半員工負責產品開發與營運,另外一半則經營社群,負責和各專案的提案者、支持者進行互動。

Kickstarter曾被紐約時報譽為「培育文創業的民間搖籃」,也曾獲得時代雜誌頒發「2010最佳發明獎」、「2011年最佳網站」的殊榮。由於有明確的商業模式(從每個成功募資專案中抽取5%),因此前景大好,也已獲得美國知名創投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與Twitter共同創辦人傑克多爾西(Jack Dorsey)的投資挹注。

根據Kickstarter官方所公布的數據,至今已有47,493個專案成功達到募資的標準,總計超過466.5萬人參與,一共募集了超過7.6億美元,可說是成果斐然。

臺灣群眾募資起步雖然較為緩慢,但也在2011年底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成立了 「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堪稱是國內群眾募資平台的濫觴。時序進入2012年,flyingV、嘖嘖zeczec、WeProject、HereO以及Opusgogo等平台也陸續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2013年中,以104人力銀行聞名網路圈的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也推出「夢想搖籃」這個協助大眾圓夢的群眾募資新網站。

其中,國內群眾募資平台的先行者flyingV,從去年創立以來已經成功的為一 百多個專案找到資金活水,募集金額超過新臺幣兩千三百萬元,也顯示國人逐漸能夠接受贊助創意專案的理念與作法。像是最近紅極一時的「進擊的太白粉」,一群熱愛路跑的網友就在100小時內,順利透過該平台募集到632萬元的資金,真的相當可觀!

flyingV的「進擊的太白粉」在短短100小時內,便順利透過網路平台募集
到632萬元的資金,達成率為預定目標4倍多

群眾募資平台竄紅,藉社會大眾力量來圓夢
圖片來源:flyingV 官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無名小站創辦人之一林弘全所主導的flyingV,不但是全亞洲規模最大的群眾募資平台,也在今年8月19日與金管會櫃買中心簽訂合作合約,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與主管單位簽訂合作的群眾募資平台。

金管會櫃買中心為了促進創意產業發展,推動「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最近也廣邀國內各政府機構,如各縣市政府、文化部、農委會及經濟部中小事業處 一起推廣,同時也將觸角轉向至國內各大專院校及其育成中心。希望可以向社會大眾推廣群眾募資的概念與訊息,並鼓勵社會大眾發揮創意,勇敢尋夢。

有人說過「人生因敢夢而偉大」,如果你有一個夢想想要去追尋(無論是開發App、製作音樂專輯或是從事社會公益活動),卻只是因為缺乏資金的挹注而卻步,這其實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別擔心找不到支持者或願意解囊相助的夥伴,只要我們寫下詳細的計畫和執行步驟,或是把自己的構想透過影片、簡報來表達,再透過群眾募資平台的曝光、宣傳,一定有機會可以從世界各地找到知音和支持者。

「很多年輕人有才華、有實力,但卻沒有舞台,缺乏資金。如果一直用製造業的舊思維思考,創意跟這些年輕人根本不可能被看到。」flyingV的創辦人林弘全鼓勵年輕人勇於借助群眾募資平台的力量,打造自己的夢想。

「即使第一次募資不成功,也都可以隨時調整計畫和步伐,下次準備好了再來挑戰!」他提到群眾募資平台提供的不只是資金,更是邁向成功的契機和無限的可能。

☆ 本文轉載自:北美智權報 第91期,作者是鄭緯筌。

☆ 特色圖片來源: Money by Andy Rogers, on Flickr (CC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