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懇心得文:201206 豪大雨災情即時回報站的兩三事

誠懇心得文:201206 豪大雨災情即時回報站的兩三事

編按:感謝癮科科們對「豪大雨災情即時回報站」的廣大迴響,平台主導人 Slayer 也感動莫名的寫下對於這個資訊集中平台建立的過程和心得,經得同意後發表於癮科技網站上與大家分享,也謝謝每次遇到事故時總有行動速度快的資訊志工們的付出~

本文開始:

6/12 凌晨, 大概剛過午夜吧, 一個點子一直在腦子裡轉. 我們說 crowdsourcing, 我們說 disaster management, 但是看到臉書一直有朋友轉載災情, 就覺得缺了一點什麼, 也好像該做些什麼事情. 剛好之前團隊有跟 Ushahidi 這個開放平台的團隊合作, 我們也和新竹這邊的在地農友用這個平台合作推廣銷售 (農夫市集與公益平台). 但是, 真的架設災情回報這樣的服務, 會不會根本沒人鳥? 會不會踩到政府的底線? 會不會…? 會不會…?

Facebook 上面的災情很多, 但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的資訊接口, 也讓這些災害回報沒辦法整合起來讓想要關心的人知道, 不管這些人是主管單位, 媒體, 或是救災團體. 相同的, 政府單位的防災資訊也是處於相對封閉的環境. 其實在台灣還是有很多熱血的 APP 開發者, 但蠻多都苦於沒辦法 mashup 這些公部門資訊. 我們之前就在想, 到底該怎麼去鼓吹推動所謂的「開放資料」? 但好像說了那麼多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乾脆就先幹了啦, 管他「會不會怎樣」. 所以這次的災情回報站計畫這樣的魯莽想法之下就開工了 XD

很值得驕傲的一點是, 我有很棒的夥伴組成團隊, 即使在深夜, 也是討論之後馬上就提出協助. 我們很快的修改本來中研院團隊幫忙架設給 ITW2012 研討會的服務, 改了主題, 改了回報分類類別, 新增了 Twitter 可以撈的 Hash Tag (一開始設定中文, 第二天夥伴提醒才知道這平台只撈英文 tag). 嗯, 果然 Ushahidi 會受歡迎不是沒原因, 這平台看來很快就可以上線打仗了.

接著, 怎麼讓人家知道這個服務? 自己先在 Facebook 廣告, 想說試試看社群行銷, 果然臉書認為我是垃圾連結, 出現在大家訊息牆上面的機會可能不高吧 XD 但還是先得到了朋友的一些正面回應, 看看時間凌晨三點了, 在搞定基本的設定之後就趴了. 第二天, 中研院的夥伴也加入支援, HPX Richard 一早也跟我說可以幫忙轉貼, 也看到 FB 的朋友陸續幫忙宣傳, 感覺好溫暖 ^^ 後續也聯絡 癮科技 和 宅神朱大, 也就看到回應的朋友越來越多, server 就這樣炸了 Orz

中研院蕭老師緊急搶救, 升級 VMWare Client, 也重新分配主機資源, 這才讓服務重新上線. 後續團隊夥伴也持續協助確認回報消息, 並引用最新資訊. 同時看到 Twitter 的 hash tag 也開始撈資料進來, 就覺真的朝著我們當初想的方向前進了一步, 覺得非常值得! 而這些收集的資料, 其實也已經有 開放介面 (API) 可以存取. 我們其實也希望這可以慢慢讓這樣開放資料的想法被瞭解與接受. 和從 crowdsourcing 到提供 open data 至於 mashup data 成為有用的服務和資訊, 這樣我們台灣才是跟世界的資通訊潮流走在一起的阿!

聽說下午還有豪雨, 所以我們服務網站還在待命, 但不免俗的, 先說說目前為止的幾個小心得:

1. 夥伴

說真的, 這種事情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夥伴, 一個人可以搞定的畢竟有限. 有夥伴成為團隊, 才有機會兼顧到多個面相, 在偉大的航道上一起打拚夥伴是一定要的!!

2. 宣傳

開放資料的平台雖然立意良好, 但是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平台服務的存在, 也瞭解我們的初衷是要幫忙收集整理成為 Open Data 並無償提供, 才有機會成長. 不然就只是劃地自爽的平台.

3. 便利

雖然 Ushahidi 已經提供 iPhone 和 Android 的 APP, 但還不夠便利直覺. 即時災情回報這樣的服務一定要輔以方便且好使用的工具, 才有機會讓大家在臉書上貼災情照片的同時, 也把資訊帶到這個開放平台上, 也才能進一步讓需要的對象可以整合應用. 這是我們之後要持續加強的.

4. 穩!

朱大那邊一轉貼我們平台的訊息, 連線流量馬上湧現, 接著主機就炸了 XD 這也讓我們學到, 以後應該考慮把服務直接就放上 Amazon EC2 (話說國內那麼多公司要做雲端, 怎麼這樣的服務佈建我都不知道要找誰阿) Orz

5. 訊息正確性

這其實是最麻煩, 最耗人力的部份. 大家本著好意回報的資訊, 如何確認是「正確的」? 雖然平台已經有 “是否確認” 的標示, 但還是需要有團隊進行確認. 這邊我們深刻的體認, 若可以跟相關單位共享資訊, 可能就不用那麼辛苦的都要打電話去當地縣市政府再次確認. 至於以後能不能變成一個資訊自動流通的平台, 我們只能用這樣的例子多去跟各個機關介紹並溝通了. 

這個開放式的災情回報平台, 其實也想讓相關單位知道, 要做開放資料 (Open Data) 不是把個人健保資料拿來賣就是所謂的開放資料. 先前台北市政府做的不錯, 對一些資料也提供開放的 API 介面, 讓 APP 開發者可以進一步運用. 不過防災救災這樣的事情, 不是單獨一個政府單位可以解決的. 或許由公益且非營利角度出發的開放平台來彙整資料, 並開放資料存取介面給政府與其他第三方應用. 有機會讓這些資訊真的成為即時的回報吧 (現在最即時的還是要打電話去給相關單位啦).

事情, 總是去做了, 才會知道結果怎樣. 這就是我們的不怕死和浪漫 XD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