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和中時電子報總編輯談「網路技術革新趨勢與迷思」

2009年和中時電子報總編輯談「網路技術革新趨勢與迷思」

2009年中時電子報舉辦網路金手指獎,我和當時的總編輯陳彥豪討論當時間的網路和媒體的一些想法,後來陳總編也成了我的前輩,對我在工作和人生上都給予很好的建議。很久沒和陳總編聯絡(據了解他已經不擔任該位置,是否回澳洲教書就不知道了~),將當時對談的影片留下,也是相當棒的回憶呢!

身為一個網路科技達人的角度來看,會盼望金手指網路獎在執行過程中能標舉出哪些重要的價值?

 從2000年的個人網站,到2004年的部落格興起,以及今年Facebook、Twitter的social network產品興起,不論時代怎麼更新,網路上的服務有一個根本不變的精神就是「內容」。

「內容」之所以可貴是因為它可以輕易的被人們傳遞,人們看到後心裡會產生巨大的快樂,而主動進行「分享」,這樣的過程是不管未來出現哪些更厲害更強的服務都不會輕易被取代的,所以我也希望網路金手指獎能夠闡揚的精神就是把「內容」做好。但這並不是說要耗資千萬製作費去拍攝一部電影,而是要能發揮草根的創意,去想到有趣的東西,例如說像嬰兒的簡單笑容就能輕鬆感動他人,像這樣的產品就能打破機器成本、人力等的預算,讓網路可以讓每個人參加的精神確實達到,進而把「創意」發揮到最高的特色。

剛剛除了「內容」之外也提到很多其他重要的價值,例如說「創意」、「分享」和「直指人心」等。那像以前在類似Youtube的產品出現之前,人們在做網路內容時心裡會有一種恐懼的心態,那就是必須將作品放在自己的網站上,網友要進行瀏覽就一定要到自己的網站,但現在這種觀念卻一再被打破,很多新的服務不斷推出,像現在能將作品輕易的放在Facebook、Twitter或是其他人的部落格上,但重點是這些網友必須要能從分享出去的作品內容中看到創意價值,進而認同你產生的創意價值,以軟體來講就是open source的觀念,而不是說一定要到你個人的網站去瀏覽才能產生認同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精神...。 

 

web 1.0和2.0的差別就在於平台的開放嗎?

這邊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web1.0的時代就像你到廣場看到一個官員、教授在講台上演講,其他民眾就在舞台下進行對話,雖然民眾可以自由發表和對話,但真正站在舞台上的還是那些官員、講者,而這些和古羅馬、希臘時期的「肥皂箱」概念已經大不相同,那時候只要「肥皂箱」放在那裡,不管是官員還是人民都可以自由的站上去發表言論,這樣的精神和權力結構已經隨著時間而改變了。在web1.0的時代,就算有論壇的存在,但所有的新聞、頭條仍然是由編輯所產製的,那在web 2.0的時代,新聞的頭條可能是網友手持攝影機拍到的獨家畫面,或是由業餘玩家所撰寫的文章,這些才是web 2.0時代一個很重要的根本改變...。

 

近年來在網路上的技術創新,最重要的趨勢有哪些?

大概在05年到08年,美國網路上最紅的一個web 2.0網站「Digg」,「Digg」的概念就是透過網友到各個不同的網站瀏覽新聞時,只要遇到想推薦的新聞就「Digg」起來,收錄到「Digg」的網路頁面,當其他網友看到這篇新聞也同樣覺得不錯的時候,就繼續將它「Digg」起來,當這樣的動作經過程式運算後成為最高票者,就會成為「Digg」網站的新聞頭條,那這就是以往所認為的web 2.0概念,但現在web 2.0的概念又有些不同。從去年底到今年就發生了一個在技術上和精神上的變革,那就是「分享」變成主動了,像Twitter這樣一個現在全世界最紅的微網誌產品,它很重要的產品精神就是運用re-Twitter的概念,將朋友的所見所聞分享出去。透過Twitter所提供的技術創新,帶動分享式、口碑式的新聞頭條制訂方式產生,而這也超越了以往投票式的頭條制訂,這樣的概念在今年到後年都將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 

 

近年來在網路上的技術創新,最重要的趨勢有哪些?

大概在05年到08年,美國網路上最紅的一個web 2.0網站「Digg」,「Digg」的概念就是透過網友到各個不同的網站瀏覽新聞時,只要遇到想推薦的新聞就「Digg」起來,收錄到「Digg」的網路頁面,當其他網友看到這篇新聞也同樣覺得不錯的時候,就繼續將它「Digg」起來,當這樣的動作經過程式運算後成為最高票者,就會成為「Digg」網站的新聞頭條,那這就是以往所認為的web 2.0概念,但現在web 2.0的概念又有些不同。從去年底到今年就發生了一個在技術上和精神上的變革,那就是「分享」變成主動了,像Twitter這樣一個現在全世界最紅的微網誌產品,它很重要的產品精神就是運用re-Twitter的概念,將朋友的所見所聞分享出去。透過Twitter所提供的技術創新,帶動分享式、口碑式的新聞頭條制訂方式產生,而這也超越了以往投票式的頭條制訂,這樣的概念在今年到後年都將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 

 

網路科技進階的過程當中,是否有一些新的產品可以協助人們過濾資訊,讓生活過得更好?

其實聰明的公司或發明家早就看到這樣的趨勢,最近在華碩的GPS手機中就有一項很特別的服務突破,當使用者想瀏覽特定訊息時,不需要再透過瀏覽器,而是直接透過手機的特定button進行瀏覽。如想搜尋最近的電影資訊,只要按下「電影」的button,搜尋特定電影名稱或電影院,因為手機本身具有3G跟GPS的功能,所以就會馬上出現所有ON檔的電影,和最近的電影院與所有電影與放映時間,透過這樣的功能就可以減少使用者在上萬筆的資料中搜尋的時間。這樣的運作原理,是透過業者和Google企業合作釋放資訊,當使用者按下button,就能透過3G網路去呼叫Google資料庫,不須透過瀏覽器的搜尋動作,讓使用者能快速針對各種需求瀏覽資訊。

所以如何在資料與使用者之間做一個中間的資訊代理人或將這樣的產品設計出來,以減少使用者在閱讀資訊時面對大量資訊時所需付出的篩選時間與動作,且在資訊代理人或產品在把關或加值的過程中,又不能出現「宰制」的情況,否則又將回到傳統媒體的狀況,而這也變成媒體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方向。同時該如何把知識做有系統的整理,並運用關鍵字將所有內容串連起來以得到有系統的資訊,就變成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最重要的課題。現在像Google已經嘗試將可以規格化的產品、資訊,透過如one button等方式提供給網路使用者,未來也可望透過使用者模糊的概念引導至最終的結果,這也是未來網路媒體要做的事情...。

 

在您過去的經驗中,曾經提到用iphone3GS發展低解析度媒體的計畫,並花了很多精神去實驗新媒體的呈現方式與運作,是否能和大家深入分享一下您的經驗和心得?

在發展「癮科技」網站的過程中,我就曾經思考過,其實網路使用者在瀏覽如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蘋果日報或是Yahoo!新聞時,其實人們在看的並不是一個新的媒體,只是改變了一種閱讀的「載具」,所以若我們認同網路是一種「媒體」,那在發展新媒體時就必須思考,怎麼做才算「新媒體」。相對於雜誌和報紙,網路的優勢就是「時間」,有時候雖然趕不過電視,但「速度」就變成網路發展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其次是「器材」的使用,2000年左右媒體致力於發展網路即時新聞,但礙於基礎頻寬的建置問題,始終無法順利發展,所幸在2000年前的網路盛世,一些基本設備吸收充沛資金建置完善,如光纖骨幹與大頻寬的骨幹全數建置完成,當2000年遇到網路泡沫化時,這些公司只好低價賤賣這些網路頻寬給通訊公司,因此如中華電信等通訊公司,在2001年到2004年間網路速度大幅提升,使用者也相對可用合理價格使用到快速的網路服務。加上網路媒體不需要像電視台如此高的頻寬頻譜,只要花費一半的價格就可以製作相同的新聞內容,因此網路媒體的定位就在於簡單的器材與快速的內容提供,傳統媒體則著重於精緻的新聞內容。

在「快」和「速度-低解析度」的角度上,我就開始思考網路媒體可以做什麼,也展開一連串的實驗。例如在各大3C展中,以一台筆記型電腦、一張3G網卡和一台消費型相機,即時上傳各種訊息和照片,讓民眾透過網路可快速接收活動訊息,但成本和人力卻遠比一般傳統媒體來得低,且成效不輸傳統媒體。之後甚至運用一支iphone,即時拍照並上傳到flickr,同時用Twitter發文,再由後端編輯將照片拉到平台上並將文字編輯成文發布,之後更請來工程師針對plurk設計新服務,只要記者在plurk上發文,就可以同時轉介到網站上,讓讀者可以更快的瀏覽即時訊息...。

 

那在您個人經營網路媒體的經驗裡,您認為「速度」是網路媒體最重要的特色嗎?

 

我是覺得不論在新產品或新科技的研發過程中,「速度」是一個很基本的要素,至於為什麼要這麼要求速度,則牽涉到作業管理的思維,畢竟當你在最短最有效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完,才能有時間去追蹤、研究其他你所感興趣的問題...。

 

就您的觀點來看,傳統媒體經營一個網路平台,該怎麼把服務做到最好?

其實我一直很羨慕大型傳統媒體,因為他們具備的資源完善且豐富,所以應該多去做一些高品質、可長期追蹤的新聞議題,而一個傳統媒體在面對新媒體的競爭時,雖遠不及新媒體具有較高的異動彈性,但卻擁有「新聞資料庫」這項無法取代的龐大優勢和淵源歷史,這些不停累積起來的歷史資料都是其他新媒體無法比擬的,光是從提升社會的資訊素養上,免費提供這種服務的傳統媒體就是很大的功臣。

像New York Times就嘗試進行一項很創新的工程,因為網路媒體的內容複製行為防不勝防,所以New York Times大膽嘗試將十年的新聞資料釋放出來,讓所有網路使用者自行編排運用,當網友重新將資料整合曝光後,由New York Times所提供的這些內容無形之間就被無限大的傳佈出去,並創造出全新的商機,這些就是傳統媒體最大的優勢...。

 

一般的使用者可能不清楚瀏覽器的戰火是如何展開的?又或者這些瀏覽器可以替網路使用者帶來哪一種革命和新氣象?是不是可以請吳先生針對這兩個問題說明一下。

其實瀏覽器新革命的戰火完全歸咎於「Internet Explorer 6」,以往IE是以Windows綑綁的方式,讓網路使用者誤以為IE是瀏覽器的唯一選擇,甚至產生上網就是要點「IE」圖示做為唯一入口,但當IE6推出後,卻改變了網路世界的使用方式。

以前的網路世界是很單純快樂的世界,並以靜態網頁為主,但隨著時間演變,就有人開始思考當網友在瀏覽網路頁面時,是不是可以透過連線到伺服器Download訊息時,同時將木馬病毒植入使用者電腦,導致個人資料外洩的狀況發生,而這也是IE6的最根本問題,因為它的安全性做得非常非常的差,導致使用者電腦頻頻發生中毒狀況。這時候一個網路組織「Mozilla」就開始思考開發新瀏覽器的可能性,「 Firefox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開發出來,同時因為Firefox的安全性和開放性的附加功能,讓大家開始接受並願意嘗試新的瀏覽器,而掀起一波新瀏覽器的開發熱潮。當Firefox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世界各地甚至出現自發性的「Mozilla」推廣組織,此舉也迫使微軟開始針對IE瀏覽器進行改造,至此之後,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態勢也逐漸形成。

其他另外幾個重要的瀏覽器還包括「Safari」、「Opera」、「Google Chrome」等,像「Opera」就看到了一個全新的視野,他認為瀏覽器是無所不在的,如電動遊樂器或是家裡的冰箱都可以安裝客製化的瀏覽器,而開拓出未來瀏覽器的新市場。至於「Google Chrome」則是想打破從電腦到家電等不同媒介的限制,開發出最有效率的跨平台瀏覽器,這和蘋果「Safari」的想法也很接近;當初蘋果電腦認為自己的產品賣得再好頂多也只能有5%的市佔率,但iPod、iTunes的成功給蘋果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跨平台的勢力可以替蘋果這個品牌帶來更大的市場...。

 

 

新產品的高價位卻可能加大社會上下層的差距,造成競爭力的落差,在這方面不知道吳先生是否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或想法?

我想這樣的問題癥結不在於產品的新或舊,而在於人民科技素養的培養。就拿瀏覽器來說,台灣已經算是一個電腦使用率相當高的地區,但為什麼會有人不知道可以更換瀏覽器這件事。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很多NPO團體想藉由網路進行資訊的宣傳,卻苦於沒有資金去架設網站,但他們卻不知道可以運用像「Google AdSense」這種免費的服務來達到目的,所以這裡需要改變的首要問題就是人民對於科技素養的提升。

其次,就是對於電腦設備的提升,如同您所說的,我一直是站在3C科技產品浪頭上的人,但最近卻發現電腦產品對環境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可以買二手的就買二手的。但對於這個問題,有個朋友就提出了「逆回收」的概念,並架設「綠色奇蹟」網站,專門回收民眾壞掉或不要的電腦,經過重新組裝、安裝後,再送到偏遠地區的學校、教會或家庭,這或許能解決硬體上的問題。

另外一種做法就是像數位文化協會將麵包車改裝成科技專車「胖卡」,到各鄉鎮村落去教導民眾使用電腦、網路資訊取得、部落個使用等活動,雖然這樣單點擊破的活動仍難以弭平城鄉科技資訊接收的差距,但卻可以營造一種精神,如果有上百台類似「胖卡」的專車在全台巡迴,就可以針對資訊接收不平衡的問題加以改善。

透過以上幾種情況,我們不但可以發展出資訊方面的「社會企業」,透過這些社會企業的努力也能逐步弭平社會上下階層、城鄉之間對於科技資訊的接收與學習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