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AMD 稍早由兩位負責嵌入式方案的主管針對 AMD 在 IoT 的產業布局做了簡單介紹,分別為嵌入式解決方案行銷總監 Kamal Khori (照片右)以及嵌入式產品管理部資深經理 Colin Cureton (照片左),在談到 IoT 布局前, Mr. Khori 先簡述 AMD 如何定義 IoT 。

Mr.Khori 認為,由於媒體宣傳行銷的關係, IoT 一詞被視為針對周邊連結的小型設備,但以 IoT 的概念下,指的是各類設備透過聯網彼此獲得溝通,並藉此獲得全新的應用模式,除了終端設備外,基礎建設也是隸屬 IoT 的一環;而這些基礎設施相當多都是基於 AMD 所看重的嵌入式市場,包括網通、儲存伺服、機器視覺、數位看板等等。

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AMD 所看重的 IoT 領域,即是基於嵌入式平台的基礎設施, AMD 看重的基礎,即是透過視覺應用、新運算形式以及 x86 + ARM 兩種架構混合的運算前景;視覺一直是最直觀的應用,無論人機介面、多媒體皆是需要透過視覺, AMD 藉由 Radeon 架構的投入,豐富如 POS 系統、多媒體伺服器等領域的功能。

其次運算的定義也在改變,傳統仰賴 CPU 的運算已經無法滿足在這個對於能源錙銖計較的時代的效率,藉由 HSA 、 OpenCL 的異質運算以及視覺運算,對於像是工業生產自動化、智慧互動看板的視覺應用可提供前所未有的效率。

至於 x86 與 ARM 將成為市場兩種最主流的運算架構,未來的系統將漸漸簡化,以 x86 與 ARM 成為市場大宗, AMD 也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兩種解決方案的公司;雖然消費者不會在乎後端服務的架構,就系統業者而言,這兩種架構互有優點,是故市場對這兩項平台的要求日漸增長,也有不少想要同時跨足這兩種硬體架構的廠商,並希望能簡化軟硬體開發程序。

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而 AMD 的嵌入式計畫也依循這三項需求一步一步滿足市場,從 2014 年宣布導入 ARM 架構的 R 系列高效能嵌入處理器的出現,宣示 AMD 已經可提供 x86 與 ARM 兩種架構的方案;爾後宣布的 Skybridge 計畫,除了宣布 AMD 的 x86 平台將導入 Puma+ 架構外, ARM 架構也將導入 GCN GPU 架構並獲得 HSA 支援,更重要的是 AMD 將提供這兩種架構的插槽相容。

AMD 的新佈局意味著開發商可透過同一張主機板同時提供 x86 或是 ARM 架構的支援,且兩者也皆具備 HSA 架構,更有助於單一系統跨架構的應用開發;同時 AMD 的運算架構皆屬於開放組織,無論是 HSA 、 OpenCL 等皆非 AMD 獨有,使得開發者導入 AMD 的平台開發應用,不僅適用於 AMD 的 x86 與 ARM 平台,亦可將在其他平台透開發成果導入或是導出。

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AMD 在軟體開發方面選擇以針對合適的平台提供合適的硬體的作法, AMD 選擇透過以 x86 支援 Windows 、 ARM 主打 Android 的策略,同時提供這兩種處理器相容於 Linux 以及 RTOS 的作法,使開發者能夠依照應用形式選擇合適的 AMD 嵌入式處理器。

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Mr. Khori 也透露 AMD 2016 年的布局, AMD 在現階段的 ARM 架構仍是基於 ARM 所提供的 Cortex-A 架構,然而 AMD 預計在 2016 年導入由 AMD 基於 ARMv8 指令集的自主架構,屆時將針對效能以及嵌入式領域的應用進行架構上的最佳化,提供比起 ARM Cortex-A 標準架構更高的效能。

此外, AMD 的 ARM 架構計畫雖首款產物是隸屬於高效能的 R 系列嵌入式處理器,不過 AMD 也透露接下來 ARM 架構也將投入主打低功耗的 G 系列平台;至於如何辨別採用的架構,可由 R 系略與 G 系列標誌上的 A 或是 X 判斷採用的是 ARM 或是 x86 架構。

AMD 談由嵌入式進入 IoT ,以具備雙架構技術與 GPU 作為後盾

你或許會喜歡

年終不夠用?來轉個神機大輪盤幫自己加碼!

最吸睛的雷射投影虛擬鍵盤,最帥氣的使用效果,最重要的…2990元(便宜一千元) 新年採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