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照片提供: ARM

今天 ARM 在台灣舉辦新春媒體茶敘,並由 ARM 投資人關係副總裁 Ian Thornton (如上照片)以及大中華區總裁吳雄昂出席,兩人分別對於 ARM 宣布搭載其架構晶片出貨達 500 億顆之後、邁向 1,000 億顆出貨的機會與展望,還有 ARM 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做簡短的說明。

跳轉繼續

先前在 MWC 已經就 ARM 歡慶 500 億顆晶片出貨與消費暨行動運算市場總監總監 Jeff Chu 進行過訪談(訪談文章:請點此),今天 Ian 則由 2013 年 ARM 的市場發展現況與 2014 年的發展作介紹。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ARM 光是 2013 年晶片出貨量就達到 10 億顆,其中有很大的一塊是用於智慧手機領域,並且如大小核技術、 ARMv8 架構都陸續的被應用在智慧手機、平板的核心,且 ARM 架構在行動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 50% ;除此之外 ARM 架構在包括嵌入式電腦、企業網路也有所斬獲,更首度打入大型資料中心架構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ARM 自 1993 年跨入架構授權,而後的成長速度與力道相當的驚人,智慧手機更是近年驅動整個 ARM 架構成長的主力,然而在包括家庭自動化、企業儲存與網路還有嵌入式系統也有不斷成長的趨勢。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ARM 也期許 2018 年在手機應用處理器、企業伺服器與網路、 MCU 等三個領域能達到各 200 億的產值,尤其近期智慧穿戴設備、個人醫護設備、感測器、 3D 列印、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對於感測器的需求激增,也帶動具備更高效能的 32 位元架構感測器的市場需要,藉由更高效能的核心進行更精密的偵測與控制已是趨勢。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另外,由於基於 ARMv8 的各式 64 位元新晶片將於今年推出,無論是已經宣布導入 Cortex-A53 的高通與聯發科,或是許多蓄勢待發的 64 位元大小核產品,勢必再帶動一波 ARM 進軍高效能運算領域的機會;而且 LTE 的普及也會提升手機、基站對於網路管理處理器的效能需求,還有諸多基於 ARMv8 的伺服器級晶片將出貨,以及物聯網的大趨勢,都是加速 ARM 邁向 1,000 億顆晶片的利基。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照片提供: ARM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大中華區總裁吳雄昂(上圖)分享 ARM 於中國的布局現況以及兩岸的競合機會;光是去年,大中華區所出貨的 ARM 晶片就已經達到 20 億的數量,佔去年總量達 1/5 ,其中光是針對行動設備的應用處理器就出貨達 4.500 億顆,並且佔 ARM 去年總營收的 26% ,而整個亞太地區佔 ARM 的營收達 50% ,吳總裁認為大中華區乃是 ARM 邁向 1,000 億的關鍵。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吳總裁舉了一個在非洲的例子表達中國與台灣在目前市場的合作,上圖照片中的非洲漁夫並不只是在講電話,而是在銀行體系不便的非洲,他們經常使用手機的支付系統取代現金或是銀行交易,手中的手機正是由台灣聯發科所提供的主晶片、中國品牌廠為此服務環境量身訂做的產品。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而中國市場也是兩岸合作的機會,吳總裁舉了台積電董事長在 2007 年交大演講說過的"中國的崛起,是台灣高科技建立全球品牌的機會(不過自此後台灣品牌的節節敗退,從看來卻格外諷刺啊)",中國現在正在推動消彌城鄉落差的都會化、中國產業由製造轉型到設計等,不僅帶動中國消費者對於高品質產品的需求,也需要更緊密的產業鏈合作。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ARM 新春媒體茶敘,談從 500 億顆 IC 出貨的下一步展望

台灣與中國的產業鏈一直都是緊密的配合,台灣在半導體製造、代工生產與設計等一直有相當強大的力量,許多中國品牌也以"鴻海代工"、"台積電生產"作為高階產品的象徵。而台灣與中國品牌也隨著中國產業轉型開始產生競爭,然而吳總裁認為台灣與中國的品牌應該不是單純競爭,而是彼此競合,以差異化的品牌形象進行優勢互補,共謀成為世界品牌。

ARM 提供給兩岸的優勢,就是 ARM 一直以來的三大優勢,包括產業鏈、雙贏以及開放式的創新, ARM 積極的從半導體設計、晶圓生產、軟體開發環境與合作夥伴配合,並提供針對不同效能與層級應用的多種方案選擇,給予技術快速導入,帶動產業可專注於創新發展。